首页 资讯 正文

37岁快递员因热射病离世 北京急救中心专家:热射病非普通中暑 大量喝冰水要不得

体育正文 52 0

37岁快递员因热射病离世 北京急救中心专家:热射病非普通中暑 大量喝冰水要不得

37岁快递员因热射病离世 北京急救中心专家:热射病非普通中暑 大量喝冰水要不得

近日,河南信阳一名37岁快递(kuàidì)(kuàidì)员坚持在高温天气送快递,不幸突发热射病,经抢救无效逝世。 随着近期多地持续出现高温天气,高温黄色(huángsè)预警频发(pínfā)。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(fúwùzhōngxīn)消息,7月以来,我国中东部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过程,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北、江西(jiāngxī)、湖南等多地遭遇极端高温。 何为热射病?与普通(pǔtōng)中暑有何区别?前期有何症状?应如何急救(jíjiù)与预防?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专家贾大成。 今年全国热射病案例(ànlì)多发 上述(shàngshù)逝者(shìzhě)家属告诉封面新闻记者,逝者为37岁男性,事发当天温度高达近四十度,他送了一上午快递,中午回家说身体有点不舒服,没(méi)怎么吃饭,喝了些冰饮料,因还挂念有几单快递没送,十二点左右就又(yòu)出门了。 后家属获悉,他于下午晕倒在(zài)电动车上,直到下午五六点,才被路人发现并报警送医院。“医生诊断说得了热射病,鼻子、嘴都流了血”,家属说,最终没能抢救回来,第二天凌晨(língchén)四五点走(zǒu)了。 今年以来,全国多地出现热射病确诊病例。“武汉发布”公众号报道称,7月(yuè)5日,江汉区73岁的王先生因连续高温天气坚持不开(kāi)空调,仅靠电风扇(diànfēngshàn)降温(jiàngwēn),后中暑昏迷,送医确诊为热射病,所幸救治及时,脱离生命危险。 据《温州晚报》消息,日前,一名卡车司机因车内高温导致(dǎozhì)体温飙升(biāoshēng)超过41℃,昏迷不醒,被紧急送医抢救,医生诊断为热射病。 图片来源(láiyuán):中国天气网 热射病高危(gāowēi)人群有哪些? 贾(jiǎ)大成介绍,热射病实际为中暑(zhòngshǔ)最严重类型。中暑按轻重程度可分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和(hé)重症中暑,重症中暑又包括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。 “热射病是致命性急症,主要表现为高热(直肠温度≥41°)和意识障碍,早期受影响的(de)器官依次为脑、肝(gān)、肾和心脏。”贾大成说,根据发病时患者(huànzhě)所处状态和发病机制,临床上分两种类型。 一种是(shì)劳力性热射病,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机体自身产热过多(duō),多在温度高、湿度大(dà)、无风天气,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发病。患者多为平日健康的年轻人,约50%患者大量出汗,心率可达160~180 次/分钟(fēnzhōng),脉压增大。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、急性肾衰竭、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,病死率(bìngsǐlǜ)较高。 另一种(yīzhǒng)是非(shìfēi)劳力性热射病,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,散热减少。在高温环境下,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中年老体弱者,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、帕金森病、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(huò)(huò)截瘫患者(huànzhě)。表现皮肤干热和发红,84%~100%病例(bìnglì)无汗,直肠温度(wēndù)常在41℃以上,最高可达46.5℃。早期表现为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,继而出现谵妄、昏迷和瞳孔缩小,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、休克、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、肺水肿、脑水肿。约5%病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,常在发病后24小时(xiǎoshí)左右死亡。 关于热射病的高(gāo)危人群(rénqún),贾大成列出明确范围:婴幼儿和65岁以上老年人、体弱多病者、超重或患有糖尿病(tángniàobìng)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首当其冲;此外,在高温天气进行体育运动、训练(xùnliàn)、户外活动人群,以及饮酒或服用机体散热、减少(jiǎnshǎo)出汗等药物的人群,也面临着较高发病风险。 针对(zhēnduì)中暑(zhòngshǔ)的现场(xiànchǎng)急救,贾大成强调分秒必争:“应尽快离开高温环境,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平躺休息,同时立即启动快速降温程序。”具体措施包括,用(yòng)冷水擦身或温水浴,加快其体内热量的散发,将冰袋放在患者额头、颈部、腋下和腹股沟,将患者身体用凉水浸湿的单子或衣物包裹,同时使用电风扇猛吹。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可将其直接浸泡于冷水中,同时保证(bǎozhèng)患者头部露出水面(shuǐmiàn)以防溺水。 贾大成提醒,如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(jiùyī):体温(tǐwēn)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度,在高温环境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、肌肉痉挛,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20次(cì),呼吸幅度变小,伴有恶心呕吐但又吐不出等症状。当发现周围人出现昏迷、极度虚弱、意识模糊、抽搐(chōuchù)的情况要及时为(wèi)其拨打120。 此类病人感觉不适后喝(hē)大量冰饮是否得当?贾大成表示,剧烈运动后、极热时都不要喝太凉的水,“一次大量喝冷水(lěngshuǐ)不仅可以使胃肠痉挛,甚至能(néng)诱发急性心梗而危及生命”。 在(zài)预防中暑(zhòngshǔ)层面(céngmiàn),贾大成给出一系列实用建议。首先,应尽量避免每日10时至16时气温最高时段外出,因为此时阳光最强烈,中暑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。如必须出行,务必(wùbì)做好防护,如打遮阳伞、戴遮阳帽、戴太阳镜,涂抹防晒霜,准备充足的水。 同时,常备防暑降温药品,如十滴水、仁丹、清凉油、风油精(fēngyóujīng)等,以防应急(yìngjí)之用。在外出衣服材质上,尽量(jǐnliàng)选用棉、麻、丝类织物,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,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(bùnéng)及时散热、引起中暑。“老年人、孕妇、有慢性疾病的人,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,在高温季节减少外出活动(huódòng)。”贾大成强调。 在饮食方面,他建议主动(zhǔdòng)、少量、多次(duōcì)补充水分,不要等口渴才(cái)喝,应根据气温高低(gāodī),每天喝1.5-2升水,当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盐分,含钾茶水也是极好的消暑饮品。除饮水外, 生菜、黄瓜、西红柿等含水量较高的时令蔬菜,以及桃子、杏、西瓜、甜瓜等含水量高的新鲜水果,均可用来补充水分。绿豆汤(lǜdòutāng)、乳制品既能补水,又(yòu)能满足身体营养之需。 保证充足睡眠(shuìmián)也不可或缺。贾(jiǎ)大成表示,夏天日长夜短,气温(qìwēn)高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消耗也大,容易感到疲劳。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(fàngsōng),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。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出风口和电风扇下,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。 贾大成还呼吁改善高温生产环境中的(de)生产、生活条件。如采用(cǎiyòng)隔热材料、水箱、循环水门及空气夹层墙等隔热措施。在通风降温方面,采用自然通风或(huò)机械(jīxiè)通风,或在隔热密闭的基础上安装空调设备等。施行就业体检及热适应训练,逐步建立、健全高温作业工人健康档案,对发现有高温禁忌症(jìnjìzhèng)者,给予适当防治处理,并作出能否继续从事(cóngshì)高温作业的劳动能力鉴定。 “特殊(tèshū)高温作业工人应(yīng)使用适当防护用品,如头罩、面罩、衣裤和鞋袜等防热服装及特殊防护眼镜等”,贾大成表示,还应根据生产特点及具体条件,适当调整(tiáozhěng)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,保证高温作业工人夏季有(yǒu)充分睡眠和休息。
37岁快递员因热射病离世 北京急救中心专家:热射病非普通中暑 大量喝冰水要不得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